技术前沿
浏览:236
·
2022-12-23
环氧树脂紫外线黄变降解分析
概述环氧体系在紫外线作用下的黄变与降解机理,结合促进剂、固化剂与树脂结构差异,分析光氧化行为及改良方向。
以往提升环氧树脂耐候性,大多从基体与固化剂着手,如开发更耐黄变的改性环氧或脂环族固化剂,但成本高、应用范围窄。如何通过光稳定剂与抗氧剂提高环氧制品的耐黄变性能,具有经济与实用价值。
环氧树脂通用且易加工,但普通芳香族体系耐候性差,户外使用易黄变、失光、龟裂、强度降低。本文从光降解机理出发,分析配方与结构因素对黄变的影响,并提出改良建议。
一)环氧化合物的光降解
V. Belleger 与 J. Verdu 对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及胺固化产物的光氧化行为进行研究,试样在(31±1)°C辐照,羰基与酰胺基随时间增加而上升;采用DDS固化时增速最慢,可能与硫原子稳定性更大有关,辐照后膜色泽加深。
- 环氧分子中的缩水甘油醚基被氧化,经光-Fries重排生成邻羟基二苯酮类生色化合物。
- 分子中胺基部分被氧化为含共轭体系的生色物。
- 固化剂分子被氧化:以DDM为例,次甲基易被氧化为酮或其他含共轭体系的生色物。
二)复合材料的辐照行为
Borg-Warner 公司以 DDS 固化的四缩水甘油醚环氧进行紫外与电子辐照,对石墨纤维增强层压材料(934/T300 与 5208/T300)对比。5208/T300 在辐照后的分解产物量远高于 934/T300,原因是其中含双酚A型环氧,分子异丙基桥稳定性较差,易分解为苯类化合物。
三)改良建议
- 优选固化体系:使用更稳定的固化剂(如含硫结构DDS)以降低光氧化速率。
- 添加光稳定剂与抗氧剂:抑制自由基生成与过氧化物分解,降低黄变与降解。
- 优化固化与使用条件:避免过高温度与强UV暴露,必要时进行表面防护。
结语:通过配方优化(固化剂选择、光稳定剂与抗氧剂协同)与工艺控制,可显著提升环氧制品的耐候性,降低紫外引发的黄变与性能衰减。
文章来源:《环氧树脂降解与稳定化研究进展》